close

※詳細推薦介紹免運☆宅配到府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哪裡買便宜?我要購買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哪裡買便宜?─▶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哪裡買便宜?訪風你看這個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哪裡買便宜?。很厲害的啦!說真的,到處比較價錢真的是很折騰的一件事情,我就去Yahoo搜尋和樂天市場找很多的資訊!網購是一種消費趨勢,可以方便找優惠商品,經常買到物超所值東西, (。◕‿◕。) 現今線上購物市場很激烈,雅虎購物、24H購物、momo購物都是我比較常去逛的網路商店,往往有優惠商品。最終在開箱文Yahoo找到我喜歡的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哪裡買便宜?!

前陣子看到的售價是 268,我發現雅虎奇摩購物要比燦坤購物、奇摩拍賣更有競爭優勢。網路報價隨時會異動,可以點擊商品圖片查看最新網路價唷!點➤官方介紹閱讀更多推薦介紹資料。

現在像是7Net購物、東森購物、pchome都有推銷該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哪裡買便宜?商品!我從官網報導大概明白到這是。宗教文藝,圖書影音,親子教養,親子關係商品。

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有一份渴望,想成為更好的存在。
大人要做的,就是點亮它。

打開孩子的學習之路,
應從大人的自我覺察開始。
一本結合了豐富的「諮商專業」與「教育現場」,
幫大人重整內在、讓孩子情緒不暴走的教育書!

◎從國中小學到大專院校,108位來自各縣市的教授與教師,感動推薦!

這些孩子都想成功,都想被愛、被接納,想當個有價值的人。
大人們,別忘記這件事。
 
教養孩子,不該只是複製出另一個自己。

讓大人頭痛的孩子,是大人教出來的。孩子個性衝動、攻擊性強,專注力低,易與兄弟姊妹爭吵吃醋,或是憂鬱、消極,甚至沉迷於電腦遊戲無法自拔,很多時候,都與大人的內在狀態有關,而孩子心裡的傷,往往也對應著大人過往的內在缺口。

「教養」不僅是方法,更是價值觀的展現。在這本書裡,阿建老師讓我們看到教養最美好的價值所在。結合了「諮商」與「教養」,以清楚的步驟,深入淺出地說明專業諮商模式如何運用在孩子身上,包括喚起孩子的正向好奇、自我覺察、轉化情緒,並進而達到欣賞自己、喜愛學習的效果。同時,大人也藉此察覺並調整自我的情感慣性。在阿建老師深沉而充滿張力的筆下,一則則真實的教學例子,都充滿最令人震懾而欣喜的改變。

激發孩子的正向好奇、自我覺察、情緒轉化

《沒有圍牆的學校》、《移動的學校》、《麥田裡的老師》作者李崇建最深入結合教育與諮商的作品,海內外專業教師?諮商師共同體驗,齊聲推崇!

【本書特色】

◎從國中小學到大專院校,108位來自各縣市的教授與教師,激動推薦!

◎繼《麥田裡的老師》之後,李崇建老師再度從「諮商」的角度深入分析各種教養方式背後的深層心理因素,不僅幫助大人整理自己的內在,也讓教養變得更有效,更快樂。

【各界教師專家推薦】

「面對心靈的創傷和缺口,人們往往選擇逃避、遺忘、壓抑或憤怒等方式遮蔽自己、保護自己。在講求效率的當代社會,我們已一點一滴失去自我對話,以及與人溝通的耐性和能力。阿建老師多年來運用薩提爾模式解決許多學生的情緒問題,書中一個個案例,沒有艱澀難懂的術語,只有愛的關懷和正向的教育理念,可以療癒和撫慰人心,讀完令人充滿力量。」
——彭雅玲〈南投縣政府教育處處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授〉

「看阿建老師與孩子們的故事,常常很震撼。震撼一位教師,內在可以如此寬廣與定靜,彷彿有一種安定的魔法,讓來到眼前的孩子,無論是生氣、叛逆、抗拒,都能在瞬息之間平靜下來。

看阿建老師與孩子們的對話,也常會濕了眼眶。我感動有人能夠用如此簡單卻深沉的話語,與孩子複雜的內在感受同在,給出一份看見,一份理解,一份欣賞,然後,彷彿聽見孩子的心門就啪、啪、啪、啪地打開了一扇又一扇,一層又一層。

而繼《麥田裡的老師》之後,阿建老師透過這本書,將他的魔法轉化為一般人可以理解的脈絡與概念,娓娓地帶領讀者貼近孩子,同時更是貼近自己。讓內在的感受可以被好好表達,努力可以被好好欣賞,生命的價值與美可以被溫暖地感知。

美好的故事,美好的知識,美好的愛,飽滿地蘊藏在,這本美好的書裡。」
——李泓〈心理工作者〉

「二○一一年春天,邀請崇建與孩子們分享文學,崇建和班上最有狀況的幾個孩子對話,我第一次感受到愛原來可以如此寬,孩子們的心自然變得柔軟。是好奇也是輔導專業上需要,我開始學習薩提爾,還沒幫助到學生,就先安頓了自己,原來,我一直沒有好好的照顧過自己的內在。崇建總是如此的提醒我,要先懂得愛自己,才能有更大的能量愛學生,這幾年體會甚多。每半年,我必親自邀請崇建研習,重整自己的內在,崇建見到我總會說:「你都聽過,不需要來了。」我總是微笑,理論容易實踐難,每次複習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在這本書之前,每每面對孩子問題不知所措時,我的伙伴總會說:「你該重讀《麥田裡的老師》了。」那是過去那段時間處理孩子們棘手問題的葵花寶典,接下來這本書,相信我們可以從案例中揣摩更多!」
——楊惠如〈台東縣立寶桑國中教師〉

「做人,就是不斷自我覺察,當老師,就對生命永遠好奇,因來到眼前的孩子,就是奧祕。崇建是真誠的助人者,在家族治療領域投入深,體會亦深;閱歷豐富,是詩人與小說寫者,他筆下的生命交流既溫暖且高度可讀。教育誠是「善變∕變善」的生命藝術,對於家長、教師與承諾自我成長的人,這本充滿故事的工具書,必能得到你的欣賞與共鳴。」
——謝易霖〈宜蘭慈心華德福資深教師〉

「如果說「與生命連結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好」,那麼認識用真心說生命故事、以「正向回應」的互動點燃教育工作者內心深處的熱忱與初衷、時時散發有溫暖與影響力的阿建老師,則應是人生的另一份不可多得的美好。

二○一四年仲夏「愛孩子的方程式」工作坊中,他帶領大家透過角色扮演、討論與示範,讓大家領略到「薩提爾模式」的威力與魅力。 而「心教」則是更進一步將令人驚豔的「心技術」透過實務以明確的文字羅列可行步驟,提供可與孩子深度交心循序漸進的參考寶典,也讓阿建老師助人之道更加燦爛美善。」
——關紫心〈台中市何厝國小校長〉

「聆聽阿建老師的演講是一種享受,可以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做連結。現場任何自願分享的教養實例,老師總三兩句對話就令談話者落淚,更神奇的是令一旁聽講的人也對號入座,心頭一陣酸也紅了眼眶,彷彿就是自己的例子浮上了檯面。老師結合各家學派,和自己輔導孩子的經驗,發展出與孩子談話的要項,在方法和實例間穿梭自如,我卻來不及把所有的重點記下。引頸期盼老師的新作終於出版了,有了葵花寶典在手,我們就能好好研究,精進自己與孩子談話的品質。」
——翁秀如〈台中市大秀國小輔導主任〉

「曾經,我一直好奇人的價值是什麼?教育的核心又是什麼?人師又該當如何?直到認識崇建老師,啟發我對人與教育更開闊的觀點,以及更深層的體驗,我似乎有了答案。從過去著重目標導向、解決問題,轉而選擇接納陪伴,我也確實感受到「冰山」所蘊含的能量。所謂的「愛與榜樣」、「溫和而堅定」,有了具體的方向。 照顧人的「感受與渴望」,「人師」也有了新的詮釋與實踐。」
——鄭士凱〈台北市雨農國小教師〉

「跟著崇建學習薩提爾模式後,我第一次有了「覺醒」的奇妙體驗。過往積累的內在痛苦豁然而解,原來人可以這麼輕鬆活著。心變得柔軟後,更有彈性、韌性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在教學上,冰山隱喻不僅可用於文本分析,也能在與學生的對話中挖掘出更深刻的內容。」
——羅志仲〈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一直以來,我認識的崇建就是一位心懷大愛,且可以帶給周遭朋友無限溫暖的人。感謝崇建引領我進入薩提爾的學習,讓我有機會從指責、討好、超理智及打岔的姿態中不斷修正。崇建身上有股神奇的魔力,每每透過他的寫作、課程或是演講等,總是可以帶回滿滿的能量。」
——林佩芬〈台中市立大墩國中家長會副會長〉

「讀過《麥田裡的老師》,讓我不再單靠大腦的SOP處理孩子的問題,嘗試開啟「心的感知」。而《心教──點燃孩子的學習渴望》則讓心更全然的展現!透過實例,阿建老師將薩提爾模式更具體明確的呈現脈絡與對話,不但提供與孩子的有效溝通,也讓愛如實的交融,更特別的是連大人也因此浸潤在溫暖中,不再是身負重任、沉重悲情的老師(師長),而是溫暖、自在、寧靜陪伴孩子欣賞生命風景的老師與父母。」
——李秀美〈台中市大鵬國小輔導主任〉

「與崇建認識三十餘年,他是一位能抒發人壓力的導師。我與崇建同樣從事課後教育,深深體悟學生的學習問題,來自學生成長的環境與過程,大多細微不易覺察,和崇建書中許多的故事相同。從崇建的書中,讓我了解試著用不同視界,以更寬闊的方法看待和處理問題,得到更美好的教育品質。」
——鄭吉裕〈貞誠文教機構負責人之一〉

「執教鞭二十年,「班級經營」一直是我引以為傲的一環,然而這兩年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多元,對於處理部分孩子的狀況,開始有些困惑。明知這孩子「不對勁兒」,但就是不知道問題點在哪。直到上了阿建老師的課、看了阿建老師的書,赫然發現,問題是在大人身上。

班上一位非常容易分心、無法自我控制的孩子,在躲避球賽的過程完全恍神。教練氣得直跳腳,被換下場後一臉茫然,當下我邀請孩子做深呼吸提醒專注,並帶他回想剛才球賽的情境,果真下一場比賽的表現就比較盡如人意;另一位孩子在家跟家長發生爭執時,竟然跟媽媽說:「媽媽妳可不可以跟我們老師一樣,慢慢地跟我說、聽我說……」;另有一位桀驁不遜、劍拔弩張的孩子,經由不帶情緒的應對,他能認錯,事後並如期的繳交課文罰寫。孩子從此就變好、變乖嗎?當然不可能,但至少是個好的開始,父母、師長需要努力、成長的空間還很大。謝謝阿建老師讓我有機會改變自己,並能對孩子發揮正向的影響力。」
——王美智〈台中市何厝國小教師〉

「我從崇建老師演講的聽眾,到成為他長期觀課的教師。也從懵懂模糊的概念,到具體實證的經驗,我在教育現場一次又一次看見老師,運用薩提爾模式中的一致性與冰山模式,關懷著無助的孩子、教師與家長,在崇建老師面前,我們的冰山都融化了。崇建老師有一種魅力,讓人專注的聽他說話;也具有一種魔力,讓人們願意與他分享;他還有一種活力,支持著我們面對自己。」
——彭麗芝〈台中市大明國小教學組長〉

「認識阿建老師已經八年,每次找阿建老師時,十之八九都在跟孩子與家長談話。常常一等就是要一小時以上,後來,就只能改以預約方式碰面了。阿建老師有一種獨有的氣質,氣質的背後,是深厚的薩提爾模式心法,協助父母、教師與孩子連結人的渴求,我也從阿建老師身上學習許多。我這八年來,不斷向阿建學習,嘗試以阿建對人的方式運用在機構中,發現同仁更具有向心力,互動的品質也更好了。」
——張志〈曙光文教機構執行長、台中惠文國小家長會副會長〉

「崇建是我的國中同學,三年前他應邀到高中演講,結束後來家裡看看老同學,並且敘舊。言談間我向他請教,有關青春期的女兒,因觀念差異,溝通不良導致關係緊張的窘境。他立刻與我分享看法,引領我理解與溝通,並立即進行角色扮演,當晚實作之後,獲得出乎意料的結果,父女會心擁抱……日後更漸入佳境。」
——盧進坤(Roger)〈佳音英語溪湖分校班主任〉

「親子溝通需要方法,崇建兼顧理論與實務,傾聽與實作,他能清楚看見所有父母親的想 法,與孩子的需要。藉由這本書,可以看見所有親子與教育問題,在書中娓娓道來的觀念與故事,定會讓讀者有所幫助。

一○四人力銀行資深協理、中央大學人力資源兼任助理教授〉林俊宏
崇建融入薩提爾模式的心法,不只運用在學校教育、家庭教養上有助益,在企業上人力資源的運用,人才適性發展更是有效,對於人員在學習心態及工作意願上都有強大的幫助,我極力推薦這本難得一見的好書。」
——張千珠(Jully)〈佳音英語南投分校班主任〉

「崇建是我國小同學,我們比鄰而坐,對於他的成長與轉變,我有很深的體認:原來人擁有的資源來自內在,學會取用資源,人就能夠擁有巨大改變。我對於他從薩提爾模式轉化出來的教育方式,深深讚嘆與贊同,我認為不僅運用於親子,也適用於師生,甚至企業之中,都能帶來巨大的效力。」
——李宜隆〈上海創業成功企業家〉





目錄

【推薦序一】改變,來自渴望 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助理教授∕劉君王(告)
【推薦序二】大寧靜 中山女高國文教師∕張輝誠
【推薦序三】心靈的主旋律——停頓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張淑媚
【推薦序四】教育的一盞心燈 新加坡行知文教中心創辦人∕陳君寶

他們都誠摯推薦——
海內外86位教師.諮商師.專家齊聲推薦!(依姓名筆畫序排列)

關於這本書

一、與青少年對話
憤怒的少年也有柔軟
躁動的青春也有寧靜

二、外在姿態與語態的整理
覺察自己的姿態

三、重視情感的教育
情感的教育Ⅰ-----從感受切入問題
好動的孩子
當恐懼籠罩一個人
人可以決定感受
情感的教育Ⅱ-----連結孩子的深層感受(渴望)
讓孩子欣賞自己還是責備自己
啟動孩子的正向資源
珍視自己是起點

四、正向好奇
正向、好奇、正向好奇
啟動孩子專注的資源
正向好奇的簡單談話

五、停頓與留白
停頓
來自星星的你
梅茵的選擇

六、從學習到運用
轉變
善良的孩子◎新加坡國小教師鄧祿星
愛的暖流◎新加坡國小教師吳佩蓉
傷心的瓶子◎新加坡國小教師翁添保
父親,我和薩提爾◎新加坡諮商師陳麗卿
眼淚的綁架◎林業生基金會台中美村課輔組長劉家杏
和不敢上課女孩對話◎新竹研田幼兒園園長郭元蕙
從正向引導到語文學習◎耕讀園創辦人梁慧瑜

七、建立一個美好的環境
良好文化的建構與養成






名家推薦

【推薦序一】改變,來自渴望
◎文∕劉君王(告)〈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助理教授〉

  我是一位平凡無奇的教師,能夠獲得書寫這篇序文的殊榮,是因為崇建老師說,我是聽過他的講座「最多次」的大學教師。為什麼會「追逐」著崇建老師的講座?其實我一直沒有自覺,直到讀了此書,才明白自己就像書中的雲杉一樣,原來,我是如此想要改變!

  我想要改變。可是,總是能夠大方分享內心世界的我,其實並沒有勇氣接受崇建老師「正向探索的問話」,因為,崇建老師總是會翻倒人們內在的冰山,我深深恐懼自己的感受、渴望和期待將不受控制,在人前「眾聲喧譁」,因此,在崇建老師面前我盡可能的三緘其口。可是,我想要改變,「改變」所經歷的起起伏伏,所遭逢的阻滯關卡,只好透由崇建老師的講座伴著我度過。

  閱讀此書,就像是聆聽崇建老師的講座:一面攪動著內在的冰山,一面又看見改變的契機。或許,有許多人沒有我這樣的好運,可以聆聽「最多次」崇建老師的講座,然而,閱讀此書可以無盡的「重播」,恣意的「倒帶」,不亞於親蒞講座;或許,也有許多人像我一樣,想要改變,卻選擇了三緘其口,我將為這些朋友分享我「改變」的幾重轉折,以回饋崇建老師這幾年來,對我們這群師生不厭其煩的宣說和示範。

  「正向探索的問話不是一種策略」,這是崇建老師講座上所強調的;然而,在我嘗試實踐的過程中,真正能體驗這句話卻是經歷了許多內在轉折:

  令人疑惑的一致性溝通姿態

  崇建老師善於說故事,在故事中帶出薩提爾模式的冰山理論和對應姿態,我也在老師的引介下翻遍了坊間關於薩提爾模式的各式書籍。

  我看懂了四種對應姿態,也隨時能夠「對號入座」——覺察自己對孩子的「指責」,對學生的「討好」,對同事的「超理智」,對朋友的「打岔」,以及這四種姿態的牽動關係。然而,我卻一直無法體驗「一致性表達」——語言要「帶有感受、思維、期待、願望及不喜好的誠實」,這是什麼樣的語言?帶有感受不就陷於情緒化了嗎?運用思維所說的話語,還有融入感受的空間嗎?表達出不喜好,適當嗎?曝露內在願望會不會過於揭露呢?

  描述「一致性表達」的語彙淺顯易懂,但是,我卻無法想像那是什麼狀態,即使崇建老師多次的示範,我所看到的都是「外相」,看不見老師內在寧靜和諧的世界,也許我不相信這是活生生的人類可以擁有的內心世界,因此,我便看不見了,就算看見了,也未必懂得。

  忽地「看見」了家庭圖像

  看見了自己的對應姿態,卻無法作出一致性表達,是最令人挫折的一段時光。憤怒後的自責,討好後的羞愧,超理智後的孤獨,打岔後的疲倦,因為「知道」,反而加深了「感受」;然而,我卻無能為力。

  有一日,全家人圍坐在餐桌,經歷了一場言語間的不愉快,我清清楚楚看見我們一家子都是以「指責」的姿態對應著彼此,結成由責備所串連的鏈結,我也牢牢被綁在這鎖鏈當中,沉重的無力感席捲而來。這幅圖像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腦海,直到我想起某本薩提爾模式的書籍曾說,只要一角鬆動了,家庭圖像就會改變。那麼,最先鬆動的這一角除了我,還會是誰呢?我決定從自己先改變。

  改變,要先整理好自己的內在冰山。只是,理智的時候我可以條理分明的剖析自己的內心世界,但是,情緒一來,所有的整理都將崩壞。我知道,我得先處理自己的情緒。

  無可言喻的5A自我對話程式

  在某一次的講座,我向崇建老師提出了如何整理情緒的問題,崇建老師回應了5個A的自我對話程式。說實話,當時我覺得對自己說「我知道你難過」、「我允許你難過」、「你做得很好,我很欣賞你」這些話,實在很愚蠢。可是,我真是受夠了挫折感與無力感,即使認為愚蠢,我仍是照做了。我在開車的時候,心情煩悶旳時候,會這樣跟自己對話。很奇妙的,每每在來回幾次5A的自我對話後,我找到了「遺失的感覺」。我自以為是個善於覺察內在感受的人,卻在5A的自我對話中翻出了被我壓抑忽略的感受,但是,感受卻不因此而氾濫渲染,反而被妥善安置了。

  這段經歷對我來說不可思議!年少時期的我,曾經以為盡情的悲傷或痛苦,這些情緒終有殆盡的一天,因此我縱情於悲春傷秋;然而,事實證明,悲傷或痛苦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反而更加綿延不斷。於是,我開始信奉理性,否定了情緒,拒絕受情緒的撥弄,沒想到當情緒反撲並淹沒理性時,我完全無法駕馭。5A(覺知、承認、允許接納、轉化、自我欣賞)卻整合了感性與理性兩端,承認、允許情緒,對感性而言輕而易舉,卻不一定通得過理性那一關;但是,感性容易沉浸在情緒之中少了轉化,理性卻又太過急躁的想轉移情緒。對待情緒,不論感性或理性,都一定能夠被接納,一般也不會走到欣賞自己這個階段;在我的體驗中,能夠接納情緒,並走到欣賞自己的階段,才能真正達到崇建老師所說的「經驗憤怒,憤怒就漸漸縮小;經驗難過,難過就有了宣洩」。

  運用5A整理內在情緒,並不會因為這樣就不再有情緒,而是像崇建老師說的「若能時常練習,轉化的速度便比較快速」。因為允許了、接納了,我不需要再害怕或對抗情緒;因為轉化了、欣賞自我了,也不需要再因情緒而否定自我。一旦情緒暢通了,才有可能展開「一致性的表達」。

  拙劣的連結渴望勝過停駐於觀點的對話

  一致性的溝通姿態是我十分嚮往的境界,但卻不是整理好情緒就可以做到的。

  在教育問題上,我最大的挑戰是對應我的兒子。我和他非常的「不對盤」,雞毛蒜皮的小事在我們之間常常演變成激烈的嘶吼,甚至全武行。我想要改變,大部分是為了他。性格一向溫順隨和的我,沒想到會成為一個時常情緒失控的媽媽,而我實在不想反覆這些不愉快的相處模式。

  在一次的講座中,我聽見崇建老師說「連結渴望,便跨越了行為問題」,會後我寫了E-MAIL給老師,我問:

  是不是當我與兒子一起確認他真正的感覺與期望後,我直接表現對他的接納、愛或重視,這樣就是渴望的連結了?

  崇建老師回覆我:

  大致上來說是的,但兒子真正感受到接納、愛與重視,那便是渴望的連結。一般而言,這是最不易做到的部分,因為當父母接納孩子,告訴孩子自己的愛,孩子不一定能接收,那便未連結渴望。關鍵的模式在於,處理教育問題的大人,在那一瞬間,是否能有更一致性的表達?

  崇建老師慷慨而清晰的回答,並沒有讓我成功的轉變為「一致性表達的大人」,在E-MAIL往返不久之後,我和兒子又爆發激烈口角,他憤怒的轉頭就走,我也激動得無法平復情緒,我知道我是愛兒子的,但憤怒扭曲了我的愛,讓他無法感受我的愛,這時,腦中突然浮現崇建老師說的「連結渴望」,我怒氣未消的走向兒子(這時早忘了5A),他則是一臉防衛冷漠的經過我的身旁,很突兀地,我的雙手搭在兒子的肩上,對他說:「媽媽愛你。」這畫面應該很滑稽,我的臉上還寫著不滿,語氣溢著怒意,這是相當「不一致」的表達,原以為兒子會甩開我的手,但是他沒有,我感覺到他的肌肉開始放鬆,他臉上的防衛冷漠瞬間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焦急、難過和受傷,這才是他真實的感受——原來,連結渴望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即使是那麼拙劣的表達,只要出於愛的,還是能回應對愛的渴望,其中只有品質良窳的差別罷了!

  回頭檢視這次的經驗,我發現與兒子的「不對盤」來自我堅持我的「觀點」,而他堅持他的;當他開始不滿,我便感到憤怒,然後責備,爭吵便如是展開。有了這層覺察,我開始練習跳過他的「觀點」,先關注他的「感受」,並且,允許、接納他的憤怒(負向情緒),並用愛陪伴和聆聽,在愛裡,因受傷而生的憤怒會逐漸消融,這時,再溝通「觀點」,身為父母應有的「教導」才真正具有功能。這個過程說來簡單,到現在為止,我仍是常常在半途便失敗,例如:無法「暫時擱置」他的觀點、不能接納他的憤怒、耐心在他憤怒的語言中消失殆盡、急於要他接受自己的觀點……,跨越這些障礙,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愛根基於「我是」

  現在,雖然偶爾可以順暢的展開一致性的表達,但失敗的經驗仍是比成功多出很多,但是,我的挫折感和無力感已消融了許多,因為我已接納了自己的失敗和不美好。我學會對自己慈悲,然後才能如我所願的對他人慈悲。

  薩提爾模式中最抽象的就是「自我、我是」的層次,用「生命力、精神、靈性、核心、本質」說明仍是一樣抽象,也許因為抽象,崇建老師並沒有在這個層次著墨太多。很幸運的,向崇建老師學習的過程中,我同時也在福智的《廣論》讀書會學習,這兩種系統並進的學習,逐漸改變了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改變了我對生命的看法,也改變了我對有情物與無情物彼此關係的看法。雖然我的體驗不深,但我相信,來自「渴望」的愛有一天會被消磨殆盡;根於「我是」的愛,是無窮無盡,無彊界、無時空分野的。

  最近聆聽崇建老師的講座,不只一次聽他說,他擔任這樣的角色並不是因為很有熱忱,只是覺得他「正好可以」。我不知道是否有令崇建老師熱忱的事情等著他去完成,但我以為,只是因為「可以」便貢獻自己給這些素昧平生的人們,只有「渴望」是支撐不了的。

  感恩崇建老師,謹以此序記錄我的改變,並以我的改變印證書中的一切並不僅僅是故事,而是許多生命的真實波動。

【推薦序二】大寧靜
◎文∕張輝誠〈中山女高國文教師〉

  崇建和我同往南京演講,途中對我說:「也許你不相信,我感覺內在的能量越來越強大。」

  雖然當時我並沒有回答,但其實我是相信的,因為我曾受教於毓老師,我確實感受過那種內在深厚而穩定的力量,崇建確實有,只是型態不一樣。

  我是個怕生的人,很不喜歡接觸陌生人。在桃園機場登機櫃檯前,崇建在後方叫了我的名字,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當時我只知道他是好友徐國能的學長,朋友小說家張耀仁的8P同人,之前他還寫了一篇自己在新加坡旅館特地抽空觀看學思達影片的心得文字〈我看張輝誠演講翻轉教室〉,那時候學思達剛起步沒多久,還有少數人對學思達表達懷疑、甚至冷嘲熱諷,但是素昧平生的崇建已經這樣寫到:「張輝誠的演講,我大部分都同意,只是由體制內教師說出來、做出來,我認為相當不容易……但我是從體制外至課後教育教學,比起張輝誠在體制內這樣做,便大大比不上他了。」初看此文,我真是備感溫暖,覺得受到支持。

  即使如此,我還是怕生。

  崇建很快就開始展開我們兩人的對話,他的語氣平和而穩定,不卑不亢,沒有討好,沒有鄙視,他開始談起自己的成長過程,我感到不可思議。我也開始講起我的卑微家庭、自卑的心態、壓抑的情感,還有因自卑而轉變成充滿攻擊性的性格……崇建一邊聽著一邊回應:「其實我們這種家庭長大的小孩都會這樣……」我沒想到他是這樣回應,我感到非常溫暖,後來我才知道這就是崇建強調的「接納」和「同理心」。他又講起他如何接觸薩提爾,如何改變他的教學與輔導,甚至改變他的生命,導致他現在所做的一切種種;我也跟他說我如何花十七年打造出學思達、如何再花十年推廣、如何要改變台灣教育、甚至全世界華文教育。──對話當中,我很快就看出崇建將薩提爾模式融入教育現場的開創性與珍貴性。我對他說:「崇建,學思達需要你的幫忙!不,是全台灣的老師都需要你的幫忙!」崇建說:「我比較隨興,我沒有像你這樣熱情、有方法、有策略。」這樣的回答,心裡又是一道暖流,他沒有高高在上、沒有興高彩烈、得意洋洋,同時又給了我重要的價值感。

  是的,感受之重要,價值感之重要。不注重自我感受與他人感受,常常就是落得自傷而後傷人的局面;失去價值感,人生的內在動力就常常消失到無影無蹤。──崇建不是天縱英明,他在《麥田裡的老師》直接而明白坦承自己過去是如何不懂輔導學生、不懂處理自我情緒、不懂處理他人與自我的感受,他是接觸薩提爾之後,又一步一步鍛鍊深化、發揮延伸,才變成現在這個模樣,可以安頓自己,又能安頓他人。

  回到台灣,崇建希望我能為他的新書寫序,我回了一封信給他:「謝謝,期待大作。在桃園機場和南京聽君一番話。我的躁動之心忽得大平靜,從前種種之委屈求全、驚惶不安皆霎時雲淡風輕矣,漸漸感受何謂大自在、何謂止觀、何謂喜怒哀樂之未發,發而皆中節之意,感謝感謝,受用不盡。」

  崇建說他感覺內在的能量越來越強大,我相信這是真的。從前我在各種書上「看過」、「知道」各式各樣的境界:「中和」、「禪定」、「逍遙」、「心齋坐忘」、「心凝形釋」……但現在才忽然慢慢真實「感受」、「領悟」、「覺察」到。──如果說毓老師的生命力是「剛毅堅強」,那麼崇建就是「寧靜致遠」,毓老師常說:「成就事業,心要像鐵一樣堅,像水一樣平。」崇建如今很輕易就能做到後者,像水一樣平,看似容易,其實太難太難!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崇建這本書之珍貴,在於有理論,更有實務、有技術(薩提爾強調體驗與實務),技術如為學可以日益,但是崇建已經走向求道了,他開始減少各種外在的損耗,集中關注內心能量的鍛鍊與培養,他在焦躁又充滿衝突的世界中提供最簡便的寧靜、安定的捷徑,以科學為底,體驗為主,沒有玄虛,不涉信仰,讓躁動的人們感受到大寧靜的平和與喜悅。   他一方面接引焦躁者,同回大寧靜之際,一方面又踽踽獨行,深往大道之途,他的力量越來越飽滿,恰好是他證道深淺的具體之表現啊!   正道坦易,祝福崇建。 【推薦序三】心靈的主旋律——停頓◎文∕張淑媚〈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不論在教育界與輔導界裡,他都是個奇葩。   他沒有修過任何的教育學分,卻不斷地在為老師與大學教授分享他獨創的作文教學;他沒有拿過諮商師的證照,卻一直在以薩提爾模式輔導青少年、家長以及老師,這樣的崇建這些年來被許多人尊奉為心靈導師!我聽過太多對他超乎尋常的讚美,什麼「聽他的演講是大學兩年中唯一一堂全神貫注的課」,什麼「整場演講我的眼睛一分一秒都沒離開過他」,乾脆有學生直接稱他為「神人」,這在所謂「難搞」的年輕學子身上是非常難得一見的場景。而主動為他寫這篇序文,其實是不想讓大家神格化高高在上的心靈大師李崇建,我想先來個毀神運動……   幾次接觸後,慢慢看到他的另一面!   有一回請他口試,他初到時臉色超臭,一副完全不可入侵的嚴肅模樣。口試後的短暫閒聊中,才知道前一晚他只睡了三小時,倒也不是在趕什麼不得不做的工作,而是看了一場很感動的電影《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他興奮地提到裡頭女同志的性愛過程實在是太感人了,神情全然陶醉其中,臉上的嚴肅盡褪。口試結束,我跟同事邀他一起去吃飯,他不斷加強手勢、手舞足蹈的繼續說起這部電影,又再度強調這齣電影裡細膩的性愛鏡頭。我同事第一回見他,加上我平日的努力宣傳,她很興奮的期待跟一位心靈大師做深度交流,沒想到第一次的深度會談中有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頌讚女同志的性愛鏡頭、四分之一的時間在聊作家名人的故事,中間還穿插著他哈哈哈哈哈足以讓人側目的大笑聲,好啦好啦,起碼還有將近一半的時間回應我同事的深度心靈問題。   這是崇建非常阿建的一面!有時臉超臭、有時聊聊小八卦、說話笑起來很大聲、講故事的時候很戲劇化,還不時陶醉在自我的世界裡。據說晚上只睡五六個小時已經是他生活的常態,擔心他工作太多時,他會一派優雅地說:「我事務繁忙,但是我很隨性,照顧自己的時刻非常多。」我放在嘴邊忍住沒說的是,隨性!? 該是任性吧!明明就是歐伊桑,怎麼就像青少年一般生活作息不正常呀!? 不知道這樣有沒有毀了一個心靈大師的形象?毀了正好,正因為毀了形象,看到心靈大師崇建緩緩降落人間,成了一個有個性、不完美的阿建,反倒是真實而豐富的面貌!   阿建這本書是《麥田裡的老師》的延伸,同樣串穿了薩提爾模式的精神。其中展現了很細緻的晤談細節以及清楚的應用技巧,可以說是一本薩提爾專業指南書。說真的,不是那種可以閒散的翹著二郎腿、翻到哪頁都可以開始讀的書,而是一本得泡杯好茶、在一段寧靜的時空裡,預備好安適的心才能仔細品嘗的心靈書。在這本書裡,阿建構築了「姿態」、「語態」、「感受」、「渴望」、「正向好奇」與「停頓」六個環環相扣的脈絡,然而我不斷在故事裡反覆聽見、最觸動我的主旋律卻是「停頓」。我認為,「停頓」是阿建近年來巧妙的運用自己的靈性體悟對薩提爾模式所進行的獨特詮釋。他在晤談過程中的「停頓」,往往只是瞬間的留白,然而暫停對話不但為對方的情緒創造了醞釀以及表達的空間,也為自己留下一個空間可以調整姿態回歸安穩。「停頓」看來只是一個簡單的暫停技巧,然而以阿建在短短的停頓裡他可以迅速轉化情緒進入寧靜之中,讓寧靜的巨大能量推動著晤談往心靈深處前進。   對我來說,「停頓」很難,難的不是那幾秒鐘的中斷,而是在那短暫的空白中如何安頓自己的尷尬與侷促,安適的回歸自身,這是很深刻的心靈體驗,需要在平日的自我觀照中不斷練習。工作忙碌的阿建,很習慣在內心停頓、察覺與調整自己。我曾經好奇的詢問他,是不是可以說說自己如何學習停頓的故事?阿建說不太上,他說自己從大量閱讀與薩提爾模式的學習中就懂了,他的改變幾乎是一個頓悟的過程。好個令人妒羨的頓悟呀!這樣一種頓悟的天分或許跟他的個性有極大的關聯。他寬厚隨和卻有些難以靠近,自稱有點嚴肅刻板、喜歡獨處、個性冷寂,這樣的生命基調看似並不符合一個熱心、溫暖、喜歡接近人群的助人者形象。然而奇妙的是,正是阿建這麼非典型的個性反倒成了能量強大的助人者。   我比較接近典型的助人者類型,從小就夢想著成為一名老師。這兩年參與了薩提爾工作坊之後,薩提爾成了帶領我往裡面走的重要線索。我也試著熱心跟學生分享,引領學生做冰山探索,甚至大膽的用薩提爾模式主動積極地找學生晤談,即便清楚自己的不足,但是強烈的熱情帶著我,反正就硬著頭皮試了,當時的我努力在晤談後進行記錄,將記錄寄給阿建,他也在忙碌的空檔多次給我書面回饋。他透過信件幾次提醒我慢一點,多在自己的內在停頓。起初我不太明白,幾次在學生發展不如自己預期的挫折後,慢慢發現我之所以那麼熱心不是為了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為了彌補自己這幾年心底深刻的寂寞,熱心的臉孔裡頭不但藏著想從學生討愛的意圖,同時也想從學生身上證明自己的價值。我才深深意識到自己的確該緩緩了,我提醒自己先更多的往裡頭探索,在連結別人之前,先找到自己的安穩。阿建邀請我多給自己機會一個人獨處,在心底升起的感受中停頓,即使是難過孤單,單單只是停頓著,去經驗著其中的痛,臣服與接納生命中的所有感受與歷程,才能真正的接納自我。透過阿建文字的陪伴,我嘗試緩下腳步,開始一個人的散步、一個人的獨處、一個人的旅行,試著與我的情緒面對面,細細品味一個人裡頭的孤單、難過、喜悅、自由與豐富。在停頓裡接觸情緒、連結自己內在愛的渴望,在停頓裡看見自己的豐富與可能性。真是不容易呀!有時我做得到,有時又在匆忙中陷落。但是阿建的回應是「容許自己一時做不到,我知道你會朝著正向發展」。在助人的歷程裡,他就是靜靜的透過停頓,衍生出同理、等待與陪伴的態度,這不但是阿建從薩提爾模式轉化出的助人姿態,也是他面對兒童與青少年的教育信念。   與阿建這樣的助人者相遇,在他裡頭我感受到一份不受影響的定靜。不在意求助者是否和自己產生親密的連結,也不從對方的改變成效來定義自我價值,只是透過自己的安穩連結孩子的渴望,幫助孩子找到正向價值。正如阿建常說的,「別人討厭我也好,喜歡我也罷,我就在這裡,如是而已。」   他在長年的生命歷程中努力的轉化了自己獨特的個性:他把自己嚴肅刻板的資源轉化為學習薩提爾模式的努力與堅持;他將喜歡一個人獨處的資源轉化為自己內在的沉穩;把自己長年的叛逆轉化為對青少年的同理;將自己的冷寂轉化為不受晤談對象影響的寧靜。這樣的阿建是自足的助人者,善於利用「停頓」在自我與他人之間順暢流動,深入人心的波動卻又回歸自己的平靜安穩。   我正朝著自足的助人者發展。期待這本書把「停頓」的心靈主旋律帶給每一位走向前的讀者,學習在「停頓」中聆聽自己與別人的感受,在「停頓」所開展出的寧靜中深深與他人連結! 【推薦序四】教育的一盞心燈◎文∕陳君寶〈新加坡行知文教中心創辦人〉   認識李崇建老師是通過許榮哲老師的推薦。那年我經常邀請許老師來新加坡演講,許老師特別推薦他。第一次邀請崇建老師給新加坡老師上課,是在二○一二年十一月。我帶了二十多位新加坡教師前往臺灣學習,特別安排崇建老師給大家上課。參與那次課程的老師回饋非常的好,其中還有一些是英文老師,真的非常難得。   崇建老師的演說非常有魅力,能夠吸引人,讓老師們聽得津津有味,沒有一刻是沉悶的。其內容豐富,利用個案有說服力。他用實際的例子,讓參與者「搬演片段」,進行演練,也分享如何掌控個人情緒的方式,這些對於老師們來說非常受用,因為他們能夠在生活及教學中應用。如果能讓更多老師、家長更深入理解並掌握這套方法,就能夠讓更多孩子不必陷入無助與孤單中。   二○一三年一月,崇建老師第一次來新加坡演講。這兩年裡,崇建老師已經陸續來了新加坡五次,每次都會安排超過十場的演講,對象包括學生、老師及家長。崇建老師的每場演講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回饋,我想主要是因為李崇建老師有非常強的個人魅力。他的演講包括了閱讀、寫作、品格教育及親子教育,這些都是本地學府所重視的項目。崇建老師的另一個特色就是結合了薩提爾模式及正向引導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這也是一般老師比較少用的。其實,不管是家長或者老師,都非常需要學習這套方法。   和崇建老師交流,既像是上了一堂教育心理學的課,又像是觀看一齣動人的電影,電影落幕後,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崇建老師與學生之間有品質的對話。崇建老師將理論結合實際個案,讓我也回憶起自己曾經遇過的狀況,反思當時的做法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影響,甚至思考如果能重來一次,我又會怎麼處理。親臨他的教學現場,觀察他與學生互動的過程,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如何正向地引導和讚賞孩子。   崇建老師讓許許多多的新加坡老師和家長開始認識薩提爾模式,開始認識自己。家長和老師們把所學的運用在自己的生活及教學上,都受益良多。在一次的分享會中,他們的實際運用例子,感動了在場的出席者。過後,教育部也邀請他們前往和其他老師分享學習的心得。   崇建老師也讓許許多多的學生找到了語文學習的動機,對寫作有了信心。為了進一步協助新加坡孩子掌握語文學習,今年崇建老師也義務擔任了新加坡一所語文學校──耕讀園的課程兼親子教育顧問。耕讀園的創意寫作課程,便是採用崇建老師的故事核心創意作文術,自由地從故事出發,以討論取代套裝的架構,讓孩子們以故事作為創意,同時接納孩子的獨特性格,通過正向引導,鼓勵他們大膽創作,與孩子攜手面對寫作的難題。為了進一步學習,耕讀園老師也遠到臺灣觀摩及與崇建老師進行交流。耕讀園也與千樹成林的老師們合作,在南京和新加坡開辦寫作營。耕讀園便是希望通過崇建老師的方法,讓本地孩子能夠快樂地學習,並培養懂得感受生活、熱愛閱讀、有想法、能自信地以中文表達,具備思考與自學能力的孩子。  崇建老師如一盞心燈,照亮了黑暗世界的角落;如一把心鑰,打開了幸福天堂的大門!謝謝他每一場精妙絕倫的演講,讓我,還有每一位出席他的演說的家長和老師的心靈得到充分的滋養。






序跋

作者序
關於這本書
  這本書從二○一三年初春開始架構,寫到二○一五年開春,更動了數次想法,也更動數次書寫方式,始成為目前的樣貌。

  我曾問過自己,為何要再寫一本教育書?再出版一本教育書,除了增加收入之外,對我的意義並不大。坊間的教育書已經夠多,並不需要再多一本書,我還有新的想法分享嗎?我在《麥田裡的老師》一書中,已將教育的想法表達完了。

  隨著時間過去,我對教育有新的體會,主要從薩提爾模式、托勒、教育書、心理學,以及靈性書得來。在這一段期間,我決定接受出版社邀請,再寫一本教育書,將教育內涵呈現更細膩一點兒。

  我思索這本書,應該如何書寫,如何安排?才能讓父母與教師,或者對教育有興趣的人,能更簡單、更深入的瞭解。除了我一貫喜歡說故事,並且延續《麥田裡的老師》寫法,從帶領孩子成長的故事,將關鍵的對話、思考與脈絡的運用書寫出來。

  我將對教育的想法,分為六個脈絡:姿態、語態、感受、渴望、正向好奇與停頓,這六個脈絡看似獨立,實則環環相扣且息息相關,都屬於我長年講座的「情感教育」,但這兒必須說明的是,我此處所提的「情感教育」,有別於一般人認識的EQ教育,甚至內涵大不相同。在這些脈絡之下,我一反過去的寫法,書寫了大量的概念,以及辯證這些概念的思索,給善於思考的朋友參考,並且在每一個脈絡之後,都提供相對應的範例,俾便讀者瞭解。

  除了六個脈絡之外,我邀請幾位學員展現學習成果,除了分享教育上的學習,也讓讀者對照本書來看他人的實踐。書末我整理了良好環境建構的願景,補足我在《麥田裡的老師》大略提及的「如何建構主文化」內涵。

  在本書最前面兩篇,我以兩個教育現場的故事開啟,在關鍵之處列出本書可深入瞭解的線索,以免開始翻閱就被大量概念淹沒。

  本書中呈現的範例,我刻意模糊了故事背景,將文學性描述的部分減少,甚至直接展現記錄的對話實錄。我一反過去的書寫習慣:拿給當事人閱覽,同意之後再行刊登。因為故事背景刻意模糊了,和現實的當事人已有出入,特別要在此說明。

  當前台灣的學校教育,大規模推動翻轉教育,揚棄舊年代套裝講授的教學法,轉而針對教育現場設計出更活潑、更適性、更高效的學習方式。但是在師生互動、家庭教養,以及課堂遭遇的狀況,不少師長仍舊有無力感。我常思索教育者改變舊慣性的可能,能否發展一套新的思維,新的應對模式,有別於過去的舊慣性?這本書中的脈絡是我期望改變的一部分。

  最後我要感謝寶瓶出版社,尤其是總編輯朱亞君,謝謝她願意出版這本超過十五萬字的書,對於出版社而言並非好選擇,但是她始終一路給予我支持,也謝謝所有為我推薦的朋友,還有購買本書的朋友們。




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
資料來源:MOMO購物中心 - 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aughn 的頭像
    Vaughn

    MOMOYahoo購物中心優惠宗教文藝,開運配飾,雨揚老師,樂器

    Vaug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